修改时间:2024-07-12 浏览次数:438 类型:中考模拟
一位在城里上学的高中生,暑假回农村老家,发现乡里某项农业灌溉工程偷工减料。于是,该同学不顾家人劝阻,向乡政府提意见。结果引起乡领导的不满:“不要乱说!再提,你家在。乡里会不好待的!”但该同学不屈服,向县里举报。最终该工程负责人受到查处。 |
看完材料,老师让大家小组讨论,发表看法。你认为下列哪些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( )
小刘:我认为这位同学是多管闲事,你看,家人都不让管!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。
小赵:我反对!这位高中生是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,这是宪法给我们的基本权利。
小王:宪法应该是规定国家制度等大的方面,还会规定监督权这样的小问题?
小李:监督权就是宪法规定的,出自宪法第二章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”,这章还是宪法的核心内容。这位同学敢举报,是有正义感和勇气的表现,值得,点赞!
生活片段一:晓刚回家途中,与同学在机动车道骑车并行,影响机动车辆正常行驶,被交警拦下批评教育。晓刚理直气壮地说:“我们是未成年人,受法律保护。”“你是未成年人,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,但你也不能任性……”交警说。
生活片段二:晓刚在微信中向好朋友吐嘈:最近爸妈的唠叨越来越多,他们总嘱咐我,只有读重点高中后考名牌大学,才能成才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可我这学期的几次考试却不够理想。压力山大啊!我真不愿意理会爸爸妈妈了。我真烦!我该怎么办?难道我真不是读书学习上重点高中的那块料吗?
材料一:我国制造业现状
产出 |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| 技术状况 | 能源消耗 |
约占世界的20%,连续4年保持全球制造业第一 | 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 | 95%的高档数控系统、80%的高端芯片、几乎全部高档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| 每顿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%,燃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|
材料二: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.1万人,短缺105.8万人,这为我们今后职业选择提供了更产的方向。而要成为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“工匠精神”:一种代表着﹣丝不苟、精益求精、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。
【安全与习惯相伴】上学路上,“我”喜欢骑车脱把耍酷;课间休息,“我”经常与同学追逐打闹;午饭时间,“我”顾不得楼道拥挤,跟随大家奔向食堂。“我”深知这些坏习惯挺危险的,但一直没能改掉。
不改掉坏习惯,好习惯难以形成。“我”该怎样改掉这些坏习惯?
针对同学的抱怨,“我”应如何劝导?
经过30余年努力,我国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,书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。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下列问题。
材料一:如图2011年﹣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。
注:国内生产总值(GDP)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。
年份 |
贫困发生率(%) |
贫困人口规模(万人) |
2000年 |
49.8 |
46 224 |
2005年 |
30.2 |
28 662 |
2010年 |
17.2 |
16 567 |
2014年 |
7.2 |
7 017 |
2015年 |
5.7 |
5 575 |
材料二:教育部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,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、教师、学生和贫困户。从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普通高中等7个层面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,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。
试题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