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:04 西周的分封制

修改时间:2019-02-20 浏览次数:537 类型:二轮复习 编辑

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*点击此按钮,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,进行试卷编辑

一、单选题

  • 1. 山东省有《齐鲁晚报》,山西省有《三晋都市报》,湖北省有《楚天都市报》。这些报纸的得名,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(    )

    A . 皇帝制度 B . 分封制 C . 世袭制 D . 郡县制
  • 2.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,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,如晋文公称晋重、齐昭公称齐潘等。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(    )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郡县制 D . 行省制
  • 3. “烽火戏诸侯”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,诸侯们之所以如约前往,主要是因为西周分封制规定他们必须(    )
    A . 接受周王分给的土地和平民 B . 向周王进纳贡物 C . 服从周王调兵 D . 接受周王册封
  • 4. 《荀子》中“兼制天下,立七十一国,姬姓独居五十三人”是对哪个朝代制度的描述。(    )
    A . 尧舜时禅让制 B . 夏朝的世袭制 C . 西周的分封制 D . 秦国军功爵秩
  • 5. “封建亲戚,以藩屏周。”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(    )
    A . 巩固周王的统治 B .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. 分割诸侯的兵力 D .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
  • 6. 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(    )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世袭制 D . 郡县制
  • 7. 西周开始,出现了诸侯的称呼,众多诸侯产生的办法是(    )
    A . 奴隶制 B . 分封制 C . 选举制 D . 禅让制
  • 8.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(    )
    A . 提供官职,笼络人心 B . 分割土地,提高产量 C . 增强国力,扩大领土 D . 加强统治,巩固政权
  • 9. 相传,春秋时期孔子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。致使“列国”产生的制度是(  )

    A . 禅让制 B . 世袭制 C . 分封制 D . 郡县制
  • 10. 此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,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,错误的是(  )

    A .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 B . 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C . 分封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D . 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
  • 11. “(武王)封功臣谋士,……封弟叔鲜于管,弟叔度于蔡。”材料体现的是(    )
    A . 周初分封 B . 商鞅变法 C . 秦设郡县 D . 汉初分封
  • 12. 为了方便记忆,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,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(   )

    A . 分封制 B . 禅让制 C . 郡县制 D . 行省制
  • 13. “秦……以为周制微弱,终为诸侯所丧,故不立尺土之封。”“周制”是指西周实行的(    )
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郡县制 D . 世袭制
  • 14.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《登岳阳楼》中说:“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”“吴楚”百度解释为:春秋时二国名,其地略在今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一带。你认为与“吴楚”名称有关的制度是(    )
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宗法制 D . 等级制
  • 15. “封建亲戚,以藩屏周”反映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(    )

    A . 巩固周王的统治 B . 分割诸侯的兵力 C .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 . 保证国家的兵源
  • 16.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“领地国家”与“税收国家”的概念。其中“领地国家”的特征是:在封建制度下,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,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,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;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。根据这一定义,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“领地国家”的是(    )
    A . 夏朝 B . 商朝 C . 西周 D . 东周
  • 17. 西周建立后,周天子分封诸侯国,其中齐国是姜尚(传说中的姜子牙)的封地,姜尚属于受封的(    )
    A . 周天子的亲属 B . 功臣 C . 先代的贵族 D . 归附的部落首领
  • 18. 西周初年,周王朝疆域空前辽阔。据《左传》记载,周王“封建亲戚,以藩屏周”。下列对周王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的理解,正确的是(    )
    A . 削弱诸侯的兵力 B .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C . 保证国家的兵源 D .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
  • 19. “封尚父于营丘,曰齐;封弟周公旦于曲阜,曰鲁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(    )
    A . 禅让制 B . 郡县制 C . 行省制 D . 分封制
  • 20. 《左传》载:“其怀柔天下也,忧俱有外侮。捍御外侮者,莫如亲亲,故以周亲屏周。”材料涉及的制度是(    )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郡县制 D . 行省制
  • 21.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、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。观察下图,可知当时实行(    )

    A . 皇帝制 B . 分封制 C . 郡县制 D . 行省制
  • 22. 西周时期,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,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,封他们为诸侯,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,并承担相应的义务。这一制度是(    )
    A . 奴隶制 B . 禅让制 C . 分封制 D . 部县制
  • 23. 《史记》记载:“武王……封功臣谋士,而师尚父为首封。封尚父于营丘,曰齐。封弟周公旦于曲阜,曰鲁。封召公奭于燕。”这反映的是(    )
    A . 武王伐纣 B . 西周分封制 C . 春秋争霸 D . 战国七雄
  • 24. 史料记载:公元前606年,楚庄王征伐到洛水河边,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。周天子派遣使者慰问,庄王竟然开口询问代表天子政权的“鼎”之大小轻重,并扬言楚国铸九鼎易如反掌。该故事集中反映了此时哪一制度遭到严重破坏?(    )
    A . 禅让制 B . 王位世袭制 C . 分封制 D . 中央集权制
  • 25.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,姓起源于母系社会,氏大量产生于周朝。有的以技艺为姓,如陶、屠等;有的以官职为氏,如司马、史等;那么魏、鲁、韩等氏应是(    )
    A . 以排行为氏 B . 以所居地名为氏 C . 以封地(国)为氏 D . 以祖先名字为氏
  • 26.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 “克盉(hé)”(如图)记载:周成王封克做匽(今北京地区)的诸侯,管理羌族、驭族……克进驻匽地,接收土地,平息动乱。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(    )

    A .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.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.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.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
  • 27. 《史记•周本纪》中记载“幽王为烽火大鼓,有寇至举烽火,诸侯悉至……”,这说明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(    )
    A . 定期朝见周天子,汇报政务 B . 交纳贡赋 C . 拱卫周王室 D . 定期服役
  • 28. 《诗经》中的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,反映了西周时期(    )
    A .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,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,只有使用权,不能转让和买卖 B . 周王只拥有都城及周围地区的土地,其他地区属于贵族和平民 C .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,各级贵族和平民分不到土地 D . 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,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得到的土地,可以转让和买卖
  • 29. 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:西周、王、侯、制度。他研究的内容是(    )
    A . 分封制 B . 郡县制 C . 科举制 D . 行省制
  • 30. 周灭商以后,封黄帝后代于蓟,蓟城在今西城区广安门一带:封周王室贵族于燕,燕都在今房山区琉璃河镇。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(    )
    A . 禅让制 B . 分封制 C . 郡县制 D . 行省制

二、材料分析题

  • 31. 阅读下则材料:

    “罢兵西归……封诸侯,班赐宗彝……于是封功臣谋士,而师尚父为首封,封尚父于营丘(今山东境内),曰齐。”

    (1) 上面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?目的是什么?
    (2) 这种制度产生的四个等级(从高到低)分别是什么?
    (3) 被分到各地的诸侯有什么权力和义务?
  • 32.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,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。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
    材料一: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、奴隶分给亲属、功臣等,封他们为诸侯。

    材料二:

    (1)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?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?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?
    (2) 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?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?
    (3) 著名的史书《史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,“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,然后属疏远,相攻击如雠,诸侯  更相诛伐,周天子弗能禁止”。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,“周天子弗能禁止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  • 33.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:

    材料一:武王追思先圣王,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,黄帝之后于祝,帝尧之后于蓟,帝舜之后于陈,大禹之后于杞。于是封功臣谋士,而师尚父为首封:封尚父于营丘,曰齐;封弟周公旦于曲阜,曰鲁;封召公奭于燕;封弟叔鲜于管;弟叔度于蔡。余各以次受封

    ——摘自《史记·周本纪》

    材料二:天子适诸侯,曰巡狩;巡狩者,巡其所守也。诸侯朝于天子,曰述职;述职者,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。……一不朝则贬其爵,再不朝则削其地,三不朝则六师移之

    ——摘自《孟子·告子》

    (1) 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?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?
    (2) 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?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?
  • 34. 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:

    材料一:天子适诸侯曰巡守,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……一不朝,则贬其爵;再不朝,则削其地;三不朝,则六师移之。

    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    材料二: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,然后属疏远……诸侯更相诛伐,周天子弗能禁止。

    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    请回答:

    (1) 材料一、 二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种制度?这一制度的实施原则和对象是什么?诸侯应该履行什么义务?
    (2)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?从材料二看,这种制度最终能否保证其目的的实现?为什么?
    (3) 两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?
  • 35. 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

    材料一:昔武王克商……其兄弟之国者二有五人,姬姓之国者四十人。

    周公……兼制天下,立七十一国,姬姓独居五十三人。

    材料二:“秦王扫六合(扫六合:指统一中国),虎视何雄哉!挥剑决浮云,诸侯尽西来。”

    请回答:

    (1) 根据材料一,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?从材料一看,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什么人?
    (2)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?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务?
    (3) 材料二中所说的“诸侯尽西来”发生在哪一年?秦朝统一全国后,对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理制度,而是实行什么制度?
    (4) 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,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,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?

试题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