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: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(二十二)

修改时间:2021-05-21 浏览次数:683 类型:二轮复习 编辑

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*点击此按钮,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,进行试卷编辑

一、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

  • 1. 读下面这段文字,根据拼音写汉字。

        他的脸上chéng现出悲剧,一张含xù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;火一样péng动的头发,盖在他的头上,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;深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.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。

  • 2. 古诗文名句默写。

    (1)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,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: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,体验“山际见来烟,”的有趣生活;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,聆听王维“,弹琴复长啸”的优雅啸声;在晚钟中遥望苍苍的青山外,欣赏刘长卿 “,青山独归远”的唯美画面。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,耳畔是 “,散人春风满洛城”的《折杨柳》笛声;我们与岑参相伴,同赴边塞,“故园东望路漫漫,”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;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“,闲敲棋子落灯花”的寂寞时光。

    (2) 开我东阔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战时袍,,当窗理云鬓,

  • 3.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文言字词。

    ①借旁近  ②如有所

    ③政通人和,百废 ④阳之北

  • 4. 名著阅读。    

    (1)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,螳螂就亳不客气,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,用它那有力的“掌”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,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。于是,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,也无济于事了。

    该语段选自 (作者)的 (书名),该书不仅是优秀的科普著作,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,它行文生动活泼,语调轻松诙谐,充满了盎然的情趣。

    (2) 我们来了不久,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,就爆发了一场争吵:两个舅舅“忽”地一声站起来,把身子探过桌子,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,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,哆嗉着。

    该语段选自高尔基的  (书名),两个舅舅吵架的原因是 

二、古诗文阅读

  • 5. 阅读下面这首诗,回答问题。

    鸟鸣涧

    王  雏

    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

    月出惊山鸟,时呜春涧中。

    (1) 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人诗,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,通过衬托的手法,突出了山涧的幽静。

    (2) “人闲桂花落”中的“闲”字很有表现力,历来为人称道,你认为好在哪里?

  • 6.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回答问题。

    傅显迂缓

        傅显喜读书,颇知文义,亦稍知医药,性情迂缓,望之如偃蹇老儒。一日,雅步行市上,逢人辄问:“见魏三兄否?”或指所在,雅步以往。比相见,喘息良久。魏问相见何意,曰:“适在苦水井前,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,倦而假寐。小儿嬉戏井旁,相距三五尺耳,似乎可虑。男女有别,不便呼三嫂使醒,故走觅兄。”魏大骇,奔往,则妇已俯井哭子矣。

    【注释】①雅:美好不粗俗。②比:等到。③适:刚才。④假寐:不脱衣服小睡。

    (1)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。

    ① 亦知医药   ②指所在

    ③比相见,喘息  ④似乎可

    (2)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。

      适在苦水井前,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,倦而假寐。

    (3) 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三嫂,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?对此你有什么看法?

  • 7.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回答问题。

       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,谒者操以入。中射之士问曰:“可食乎?”曰:“可。”因夺而食之。王大怒,使人杀中射之士。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:“臣问谒者,谒者曰‘可食’,臣故食之。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。且客献不死之药,臣食之而王杀臣,是死药也,是客欺王也。王杀无罪之臣,而明人之欺王,不如释臣。”王乃不杀。

    (1)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。

    ①谒者以人 ②夺而食之

    ③中射之士使人

    (2)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。

    王杀无罪之臣,而明人之欺王,不如释臣。

    (3) 中射之士认为自己不该杀,讲了哪几条理由?(用自己的话回答)

试题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