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8-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

修改时间:2021-05-20 浏览次数:282 类型:期中考试 编辑

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*点击此按钮,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,进行试卷编辑

一、单选题

  • 1. 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(    )
    A . 蜜蜂与蜂蜜 B . 蝴蝶与花丛 C . 真菌与山石 D . 鸭子与河水
  • 2.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(    )

    A .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.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.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.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
  • 3. 关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,下列正确的是(     )
    A . 提出问题──实验──作出假设──得出结论──表达和交流 B . 提出问题──作出假设──实验──表达和交流──得出结论 C . 作出假设──提出问题──实验──得出结论──表达和交流 D . 提出问题──作出假设──实验──得出结论──表达和交流
  • 4. 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,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(    )

    A . 一定的水分 B . 充足的空气 C . 适宜的温度 D . 光照
  • 5. 因“超级杂交水稻”亩产破900公斤,而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的人物是(    )
    A . 法布尔 B . 袁隆平 C . 巴斯德 D . 孟德尔
  • 6. 蚕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根尖的(    )

    A . 分生区 B . 伸长区 C . 成熟区 D . 根冠
  • 7.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(   )

    A . 水中 B . 干燥的陆生环境 C . 潮湿的陆生环境 D . 土壤里
  • 8. 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,哪一个用来探究“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”更科学(    )

    A . B . C . D .
  • 9. “如果你去天山,从山脚往上爬,超越天山雪线以上,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”,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的环境是 (    )

    A . 低寒山区 B . 干旱的地方 C . 高寒山区 D . 寒冷的湖泊
  • 10. 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,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.下列成语中,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(  )


    A . 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  B . 千里之堤、溃于蚁穴 C . 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  D . 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
  • 11. 鱼必须生活在水中,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。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( )
    A . 生物影响环境 B . 生物适应环境 C . 生物改变环境 D . 生物依赖环境
  • 12. 下列显微镜的操作方法,错误的是(    )
    A . 双手取镜,将显微镜放在实验桌偏左的位置 B . 光线很弱时,用最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 .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,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着物镜 D . 收镜时,要将反光镜转动到垂直方向
  • 13. 在用显微镜观察图像时,如外界光线较暗,则反光镜应选用(    )
    A . 平面镜 B . 凹面镜 C . 凸透镜 D . 凹透镜
  • 14. 把载有 “bd”字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,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(    )
    A . bd B . bq C . pq D . pd
  • 15.

   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,甲乙一端无螺纹,丙丁有螺纹.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,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(    )

    A . 甲和丁 B . 乙和丁 C . 甲和丙 D . 乙和丙
  • 16.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,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×,物镜为10×,第二次使用目镜为5×,物镜为10×.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(  )
    A . 大小是原来的1/2倍,细胞数增多 B . 大小是原来的2倍,细胞数增多 C . 大小是原来的1/2倍,细胞数减少 D . 大小是原来的2倍,细胞数减少
  • 17. 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,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,应将玻片向哪移动(     )

    A . 右上 B . 左上         C . 左下 D . 右下
  • 18.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,若移动目镜,发现有污点在移动,则可判定污点在什么上(  )
    A . 目镜 B . 物镜 C . 装片 D . 反光镜
  • 19. 植物生长过程中,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(    )
    A . 硼、铜、氮 B . 钾、硼、铁 C . 铁、磷、 锌 D . 氮、磷、钾
  • 20. 小明把“p”写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,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(    )
    A . p B . d C . b D . 漆黑一片
  • 21. 森林、海洋、湿地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,其中“地球之肾”、“地球之肺”分别是(  )

    A . 湿地、海洋 B . 海洋、森林 C . 湿地、森林 D . 森林、湿地
  • 22.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,包括(    )
    A . 生产者、消费者、分解者 B . 生物和环境 C . 非生物成分和生产者 D . 生物成分和消费者
  • 23. 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(    )
    A . 蝌蚪 B . 酵母菌 C . 桂花树 D . 蘑菇
  • 24. 下列对生物圈的叙述,不正确的是(    )
    A .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. 生物圈的资源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 C .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 . 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
  • 25. “落叶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.”从生物学角度分析,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,起决定作用的是(  )

    A . 生产者 B . 消费者 C . 分解者 D . 阳光
  • 26. 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,你不应该做的是(  )

    A . 修改假设,让它与结果一致 B . 修改实验数据,让它与假设相符 C .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,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 .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,相信结论是正确的
  • 27. 在生产过程中,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,获得蔬菜的丰收,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“气肥”.这种“气肥”实质上就是(  )

    A . 氧气 B . 氮气 C . 水蒸气 D . 二氧化碳
  • 28.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(       )

    A . 绿色植物在白天与黑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. 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上氧的主要来源 C .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食物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D . 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
  • 29. 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,原因是(   )

    A . 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 . 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 . 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 . 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
  • 30. 下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,结果表明(  )

    A .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. 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 . 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.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

二、综合题

  • 31. 下面是“探究绿叶在某种条件下制造淀粉”实验的流程图,回答下列小题。

    (1) a过程的主要目的是( )
    A . 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B . 消耗掉叶片中的水分 C . 消耗掉叶片中的无机盐 D . 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
    (2) g过程中,叶片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变化情况依次为( )
    A . 变蓝、变蓝 B . 不变蓝、变蓝 C . 不变蓝、不变蓝 D . 变蓝、不变蓝
    (3) 由此实验可以推断出,光合作用需要( )
    A . 二氧化碳 B . 氧气 C . D .
    (4)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( )
    A . B . C . D .
    (5)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( )
    A . 合成有机物,储存能量 B . 分解有机物,储存能量 C . 合成有机物,释放能量 D . 分解有机物,释放能量
  • 32. 下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,池塘内有水草、水绵、鱼、虾、河蚌等生物。据图回答有关问题。

    (1)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,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制造的。
    (2) 水草和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,鱼、虾等属于。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,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,它们属于
    (3)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上述的生物因素和,如和土壤等。
  • 33. 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。请据图回答:

    (1) 图中[A]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,它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,其中最主要的是   ,它能使植物呈绿色。
    (2) 图中[①]是、[②]是。这两种成分是光合作用的
    (3) 图中[③]是、[④]是,这两种成分是光合作用的
    (4) 在实验中我们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淀粉。
    (5) 写出完整的光合作用的公式

三、填空题

  • 34.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现象及其的科学。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、、调查、测量等。
  • 35.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所做的柳树生长实验,证明了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。但他忽视了阳光的作用。
  • 36. 自然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,每种生物都具有独特的的能力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,还表现在等方面。

试题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