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改时间:2024-07-31 浏览次数:514 类型:期中考试
材料一:如图所示
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更好地认识自己:我们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,如自己的身材、相貌、体能、性别等;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,如性格、气质等;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,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。
途径:
途径:
途径:
少年有梦 有梦就有希望
材料一:(如图)美国的莱特兄弟自幼对飞行怀有浓厚 的兴趣。他们潜心钻研前人著作和有关飞行的书籍;制作了两百多个机翼模型,进行上千次风洞试验;研究鸟和风筝的飞行,进行千次滑翔飞行,最终实现了飞行的梦想。
材料二:少年的梦想……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,有时甚至不切实际,但是人类需要这 样的梦想,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,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。
材料三:(如图)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‘我的中国梦’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、点燃梦想,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、勇于追梦、勤于圆梦,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。”
运用所学知识,回答以下问题:
材料一:2016年9月13日,备受社会关注的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正式发布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,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分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三个方面,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(如图)。
材料二: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相衔接
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。文化基础,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、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,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,涵养内在精神,追求真善美的统一,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、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:
①人文底蕴。主要是学生在学习、理解、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、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。包括人文积淀、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。②科学精神。主要是学生在学习、理解、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、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。具体包括理性思维、批判质疑、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。
运用所学知识,回答以下问题:
试题篮